2000年1月,由永兴镇政府再次投资人民币160万元的2240平方米四层综合大楼开工建设。工程于2001年4月竣工投入使用。由于学校的努力,镇政府及施教区内六个村委会的鼎力支持和部分家长慷慨解囊,在1999年至2001年的短短的三年里,共筹集资金达百万元,建设了微机室、多媒体教室、图书阅览室、实验室、舞蹈室、二个音乐室及美术室等,还建立了校园广播系统、双向闭路电视系统等,大大地改善了办学条件。 2000年12月,原永兴、海滨、永昌和永中四镇合并,校名又改为“瓯海区永中镇永兴第一小学”。
2001年10月,永强归属于龙湾区,校名再改为“龙湾区永兴第一小学”。是年11月,学校大队部被团市委、市少工委命名为“雏鹰大队”。
学校现有校舍建筑面积计6567平方米,24个教学班,1200余名学生。教职员工63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包括在读)近50人,其年龄趋于年轻化,平均不到30岁。
近年来,学校奉行“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原理,在硬件日趋完善的同时,树立“师德,治校之基;教改,兴教之路;质量,立校之根”的意识。如果说省级课题《创新教育模式初探》实验研究的成功只作为学校教改的一种大胆尝试,那么,《大量读写.双轨运行》推广实验课题的引入,则是学校整体教学改革的推进。在这良好的氛围里,一大批敢想敢改、敢于拼搏、敢于创新、敢于求索的“教坛新秀”、“创优质课者”、“新苗”等脱颖而出,显露出他们的尖尖角。其论文也频频在全国和省、市级的报刊上发表或获奖。
近年来,学校教学质量逐年上升,学生在参加各级各类的比赛中,表现非凡,成绩喜人。据不完全统计,其中参加全国比赛获奖的就达200人次左右。如今的永兴一小,校园环境优美,教学设施先进,师资力量雄厚。无论是教风、学风,还是教育、教学质量,都以崭新的面貌呈现于社会,就像校园里的古树,一旦进入了春天,显得生机勃勃,枝繁叶茂。
温州市龙湾区永兴一小位于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富康路111号 永兴街道环镇路,您可以坐车到康一村、康一乐园等站点,经过该站点的线路有139路、龙湾社区巴士6号A线、龙湾社区巴士6号B线;附近标志性建筑有重庆面馆、河南烩面、温州南城宾馆、龙湾区阳光公寓等;温州市龙湾区永兴一小 电话:0577-86920032
温州市龙湾区永兴一小
小学
公立
龙湾区 - 其他 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富康路111号 永兴街道环镇
0577-86920032
0套 | 0个
温州幼升小择校参考必备资料:温州市龙湾区永兴一小招生信息
招生范围:永兴街道永兴居委会、祠南村、榕树下村、萼芳村、南桥北村、沙园村、水潭村
2013温州市龙湾区永兴一小招生简章
一、招生对象
小学招生对象为2006年9月1日(含9月1日)之后2007年8月31日(含8月31日)之前出生的适龄儿童,2006年9月1日之前出生的需提供教育行政部门同意缓入学证明的儿童。
二、报名办法
(一)2013年6月30日之前登记或迁入的施教区户籍的适龄儿童,持户口簿、父母身份证、房产权证、儿童预防接种证、适龄儿童入学通知书。
(2012年6月30日之后登记或迁入的适龄儿童,持上述相关材料到区社发局,经核查后作统筹安排。)
(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要具备的条件:
1.流出地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出具的夫妻双方或进城务工或法定监护人进城务工、在户籍所在地无监护条件的证明。
2.其父母一方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在开发区取得居住证或临时居住证(暂住证)一年以上的;
3.其父母一方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已与开发区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或工商部门办理的在开发区营业执照一年以上;
4.其父母一方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在温州市依法缴纳社会养老保险一年以上,无中断;其中在开发区缴纳社会养老保险的至少要一个月以上;
5.其父母无违反计划生育政策,并持有当年度《流动人口婚育证明》;
6.义务教育对象及其法定监护人在原籍证明或户口簿和父母身份证复印件;
7.儿童计划预防接种证;
三、招生办法和程序
根据就近免试入学原则,实行分期分批招生办法
招生程序:按第一至第五批次顺序分批招收学生,额满为止。
1. 先招收第一批(施教区对象)适龄儿童,当报名人数超过学校招生计划时,优先招收户籍迁入时间较早的适龄儿童少年,未录取的由社发局统筹排。
2.第二至第五批学生的录取办法:当上一批学生录取后有剩余学额,可启动程序招收下一批的学生,额满为止。
四、各批次对象
第一批(施教区对象):户籍在永兴街道永兴居委会、祠南村、榕树下村、萼芳村、南桥北村、沙园村、水潭村的适龄儿童。
第二批:户籍在永兴街道其它村的适龄儿童;父母一方户籍在本施教区内的适龄儿童。
第三批:父母在永兴街道有房产权证的适龄儿童;父母在永兴街道办企业的适龄儿童。
第四批:居住在本施教区内符合条件且父母至少一方已参加社保的的的龙湾区新居民子女。
第五批:居住在永兴街道的基本符合条件的龙湾区新居民子女。